小麦抓住关键生育时期合理用药防病
作者:谭立云 更新时间:2018-05-14 点击量:1168

    小麦上的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病害,主要通过播前用药拌种防治,适用药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药。一般每100公斤麦种用戊唑醇纯药3~4克,或苯醚甲环唑纯药6~9克,或咯菌腈纯药2.5~5克,建议选用专业用于拌种的悬浮种衣剂产品。全蚀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以选用硅噻菌胺拌种,对小麦全蚀病高效。硅噻菌胺对黑穗病、根腐病防效差,要兼治这些病害时可以加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药。

 

    当前我省(江苏,下同)小麦普遍处于拔节前后,是用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近期雨天多,田间土壤湿度普遍较大,温度回升后纹枯病易重发,注意加强防治。噻呋酰胺、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药,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种,持效期长。防治小麦纹枯病,除选对药种、用足药量外,用足水量很关键,应加大水量粗喷雾,将药物送到小麦基部易发病部位,以提高防治效果。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有利于药液扩散流到麦株基部,提高防治效果。小麦拔节前后用戊唑醇等唑类药防治纹枯病能减轻后期白粉病的防治压力。

 

    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对产量、品质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一旦失治损失大。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时期为初花期(扬花株率5%~10%),生产上可以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在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开始用药防治。用药宁早勿迟,小麦穗期阴雨天多时应抢在雨前或趁雨隙适当提前施药。根据天气条件、病虫发生情况以及种田规模等,适当调整施药时间,首次施药时间最早可以提前到小麦抽穗初期。小麦抽穗扬花期阴雨天多或品种易感病,在首次施药后间隔5~7天再防治1次。氰烯菌酯单剂(劲护)及其与戊唑醇、己唑醇的混配剂劲兴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实粒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戊唑醇与咪鲜胺、噻霉酮的混配剂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勇护)等药,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适期足量使用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防效。

 

    近年来,我省小麦白粉病发生较重,在小麦拔节前后,用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及其与醚菌酯、嘧菌酯的混配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对控制后期白粉病的发生也有较好的效果,以后视白粉病发生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施药防治。小麦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候、品种、施肥水平、播期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气候,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偏高、过程性降雨偏多的年份往往发病较重。用药防治小麦白粉病,宜早不宜晚,宜在发病初期用药,错过防治适期用药防效会下降。小麦白粉病通常比赤霉病早发生,小麦抽穗前白粉病不重时可以等到防治赤霉病时用药兼治,发生严重时不能等到用药防治赤霉病时兼治。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治疗效果不稳定,治疗用药时可以将其与醚菌酯、嘧菌酯混用。如果因错过防治适期或用药不当等原因,小麦白粉病病情快速上升,及时用醚菌酯、嘧菌酯等药及其与三唑类药的混配剂防治,仍有明显的铲除与治疗效果,视病害控制效果间隔10天再防治1次。

 

农药快讯, 2018 (8): 55-56.

tag: 散黑穗病  全蚀病  苯醚甲环唑  咯菌腈  硅噻菌胺  氰烯菌酯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034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