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作为三大谷物之一,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2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均有种植。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小麦感染赤霉病会影响到小麦产量和品质,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的会造成绝收。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农药产品是农药市场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各个农药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次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国内防治该病害的农药产品登记现状。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当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农药产品有330个,包括143个单剂和187个混剂,登记剂型主要是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等。具体登记信息见表1。
表 1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农药产品一览
| 
 
  | 
 有效成分名称  | 
 数量/个  | 
 
  | 
 有效成分名称  | 
 数量/个  | 
 
  | 
 有效成分名称  | 
 数量/个  | 
| 
 单剂  | 
 氟唑菌酰羟胺  | 
 1  | 
 单剂  | 
 申嗪霉素  | 
 1  | 
 混剂  | 
 井冈霉素·戊唑醇  | 
 2  | 
| 
 叶菌唑  | 
 1  | 
 氟环唑  | 
 1  | 
 肟菌酯·戊唑醇  | 
 4  | |||
| 
 丙硫菌唑  | 
 1  | 
 粉唑醇  | 
 1  | 
 吡唑醚菌酯·咪鲜胺  | 
 2  | |||
| 
 多菌灵  | 
 31  | 
 嘧菌酯  | 
 2  | 
 戊唑醇·多菌灵  | 
 19  | |||
| 
 戊唑醇  | 
 7  | 
 枯草芽孢杆菌  | 
 3  |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  | 
 5  | |||
| 
 低聚糖素  | 
 3  | 
 吡唑醚菌酯  | 
 2  | 
 戊唑醇·咪鲜胺  | 
 36  | |||
| 
 己唑醇  | 
 2  | 
 四环素  | 
 1  | 
 丙硫菌唑·多菌灵  | 
 1  | |||
| 
 咪鲜胺  | 
 10  | 
 多粘类芽孢杆菌  | 
 1  | 
 丙硫菌唑·戊唑醇  | 
 1  | |||
| 
 甲基硫菌灵  | 
 60  | 
 混剂  | 
 氟环唑·吡唑醚菌酯  | 
 7  | 
 咪鲜胺·福美双  | 
 1  | ||
| 
 福美双  | 
 11  | 
 氟环唑·多菌灵  | 
 4  | 
 戊唑醇·福美双  | 
 4  | |||
| 
 氨基寡糖素  | 
 1  | 
 氟环唑·甲基硫菌灵  | 
 3  | 
 三唑酮·多菌灵  | 
 41  | |||
| 
 氰烯菌酯  | 
 1  | 
 戊唑醇·百菌清  | 
 4  | 
 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  | 
 2  | 
此外,有研究表明:叶菌唑与戊唑醇或咪鲜胺复配,可延缓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加剧,复配剂叶菌唑∶咪鲜胺=1∶2和叶菌唑∶戊唑醇=1∶1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具有增效作用,田间防效均与用量呈正相关性,且一次防效均在65%以上。目前国内仅有叶菌唑单剂防治小麦赤霉病。 (来源:辉胜农药登记代理)
农药快讯, 2020 (2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