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烯菌酯(phenamacril)是由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江苏基地研发的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用于处理水稻、小麦等作物,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内吸输导性,通过根部被吸收,在叶片上有向上输导性,能有效地防治镰刀菌类引起的病害,可强烈抑制病菌菌丝体生长和发育,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从而使作物提高产量。小编汇总了目前氰烯菌酯产品登记现状,仅供相关研究单位和农药登记企业参考。
1 登记基本情况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我国首次正式登记氰烯菌酯产品(95%原药和25%悬浮剂)。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共批准7个氰烯菌酯产品登记,其中原药1个,制剂6个;微毒1个,低毒6个。
2 登记原药情况
在原药产品中,95%含量有1个;低毒1个;登记原药的企业有1家,为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3 登记制剂情况
我国共批准6个氰烯菌酯制剂产品登记,其中单剂2个,复配剂4个。相比单剂登记,复配剂登记数量较多。
3.1 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
通过对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数据的检索统计,氰烯菌酯登记产品中登记作物包括水稻、小麦、草莓等3种,主要防治对象以小麦赤霉病为主,防治水稻恶苗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水稻干尖线虫病及草莓枯萎病相对较少。详情见表1。
表 1 氰烯菌酯产品登记作物及防治对象(截至2020年11月底)
| 农药名称 | 剂型 | 总含量 | 登记证持有人 | 作物/ | 防治对象 | 用药量 | 施用方法 | 
| 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 | 悬浮剂 | 30% |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草莓 | 枯萎病 | 1 000~2 000倍液 | 灌根 | 
| 氰烯菌酯 | 悬浮剂 | 15% |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草莓 | 枯萎病 | 400~660倍液 | 灌根 | 
| 氰烯·杀螟丹 | 可湿性粉剂 | 20% |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 水稻 | 恶苗病 | / | 浸种 | 
| 水稻 | 干尖线虫病 | / | 浸种 | ||||
| 氰烯·戊唑醇 | 悬浮剂 | 48% |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小麦 | 赤霉病 | 40~60 mL/亩 | 喷雾 | 
| 氰烯·己唑醇 | 悬浮剂 | 20%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小麦 | 白粉病 | 110~140 mL/亩 | 喷雾 | 
| 小麦 | 赤霉病 | 110~140 mL/亩 | 喷雾 | ||||
| 小麦 | 纹枯病 | 110~140 mL/亩 | 喷雾 | ||||
| 氰烯菌酯 | 悬浮剂 | 25% |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水稻 | 恶苗病 | 2 000~3 000倍液 | 浸种 | 
| 小麦 | 赤霉病 | 100~200 mL/亩 | 喷雾 | 
3.2 登记剂型
氰烯菌酯登记产品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2种,其中符合绿色环保农药剂型发展方向的悬浮剂(水基化农药剂型)登记数量5个(表2),占比83.33%,占有绝对优势。
表 2 氰烯菌酯产品主要登记剂型
| 剂型 | 数量/个 | 
| 悬浮剂 | 5 | 
| 可湿性粉剂 | 1 | 
3.3 登记毒性
氰烯菌酯登记产品的毒性有微毒、低毒两种,微毒、低毒产品的数量分别有1、5个,分别占总制剂产品的16.67%、83.33%,这说明我国登记的氰烯菌酯制剂的登记趋势向着毒性更低,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3.4 扩大使用范围登记
2020年11月24日,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30%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5%苯醚甲环唑+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15%氰烯菌酯悬浮剂两个产品同时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都为草莓枯萎病。防治草莓枯萎病是我国首次批准氰烯菌酯产品在此项应用。这也是氰烯菌酯首次获批在草莓上登记。
3.5 登记产品年份
从表3可以看出,氰烯菌酯登记产品数量共有6个,其中2020年氰烯菌酯产品登记较多,有2个,占登记总数的33.33%;在混剂产品中,氰烯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杀螟丹、戊唑醇、己唑醇复配各有1个,分别占登记总数的25%。登记趋势表明,氰烯菌酯单剂及其复配剂具有较好的前景和开发价值。
表 3 氰烯菌酯产品登记年份
| 登记年份 | 单剂登记数量/个 | 混剂数量/个 | 
| 2012 | 1 | / | 
| 2014 | / | 2 | 
| 2015 | / | 1 | 
| 2020 | 1 | 1 | 
4 氰烯菌酯在我国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情况
经查,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的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已制定了氰烯菌酯在小麦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 mg/kg。为促进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保护大家身体健康与安全,我国制定了氰烯菌酯在小麦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范了其用药行为,确保了氰烯菌酯残留风险可控。
综上所述,随着氰烯菌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和其扩大使用范围的登记,氰烯菌酯市场前景看好,特别是近期草莓、小麦、水稻等农产品的生产将会对杀菌剂有一定的需求或有拉动。
农药快讯, 2021 (1):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