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灌根防治蓟马
作者:吴青君 更新时间:2013-12-23 点击量:3090
    近年来的田间调查显示,蓟马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对保护地栽培的园艺作物构成较大威胁。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总称,有7,400多种,其中约有1%的种类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如西花蓟马、花蓟马、棕榈蓟马和烟蓟马等是世界性园艺作物主要害虫。蓟马为锉吸式口器害虫,主要危害辣椒、黄瓜、豆类、番茄等蔬菜及玫瑰、桃、杏、石竹、红掌等园艺作物,若虫和成虫均可以取食植物叶片、花器、果实、嫩枝甚至果荚,造成叶片破损、皱缩扭曲,甚至黄化、枯萎,花器出现白色斑点或变成褐色,果实受害多留下创痕,甚至造成疮疤,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果实和花卉的商品性和观赏价值。此外,一些蓟马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病毒病造成的损失远大于蓟马本身的直接危害,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办法。
    蓟马个体微小,体长约l毫米,分卵、1龄和2龄若虫、预蛹和蛹以及成虫发育阶段。成虫常群集在深花冠中取食花粉,产卵于叶肉组织,若虫2龄末期入土化蛹,这种隐藏危害的习性给防治带来很大难度。生产上对蓟马的防治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物理防治方法以保护地加盖防虫网和悬挂蓝色黏虫板应用最多,而且效果明显。在蓟马种群密度较高时,使用药剂防治非常必要,目前主要采取喷雾法施药。但蓟马具有隐匿危害、世代周期短及繁殖力强等特点,采用喷雾法防治有可能出现药物难以接触虫体的问题,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也极易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根据笔者室内外的试验结果和国外的经验,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具有内吸性的药,对苗床进行喷淋处理,或在幼苗移栽活棵后进行灌根处理,对蓟马、粉虱及叶螨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省工省力。相对而言,灌根防治效果优于喷雾,持效期长达1个月,在维管束发达的作物上效果更好。
农药快讯, 2013 (24): 34.
tag: 药剂灌根防治蓟马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3085.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