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有优势
作者:袁会珠
更新时间:2012-01-04
点击量:2253
三唑酮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使用的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1,2,4-三唑)共有约23个产品实现商品化,在全球15个销量最大的杀菌剂品种中,三唑类品种最多,共5个。从销售额分析,三唑类杀菌剂是销售额最大的一类,年销售额约21亿美元,占杀菌剂总销售额的22.8%。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约占杀菌剂总销售额的17.5%,位居第二。其问世对三唑类杀菌剂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三唑类杀菌剂的销售依然呈上升趋势。三唑类杀菌剂经久不衰、不断增长的原因:
一是杀菌活性高,用量一般小于300克/公顷。三唑类杀菌剂药效高用药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1/10~1/5,麦类拌种用药量(有效成分)从每100千克种子用药100克降到30克,叶面喷施用药量减少到6~10克,将逐步取代福美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除对卵菌无效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许多病原真菌均有很高的活性。
二是经过多年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发展很快,对某些病害,如蔬菜白粉病已逐渐失去控制作用,但与三唑类杀菌剂的混用拓展了三唑类杀菌剂的市场。
三是持效期长,一般叶面喷雾持效期15~20天,种子处理80天左右,土壤处理可达100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在巴西,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大豆锈病最有效的药剂。
四是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一般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作物根吸收三唑酮能力强,并能向上输导至地上部分,可用种子处理方式施药。
五是可防多种病害,预防保护、治疗作用较好,还有熏蒸和铲除作用。可在作物多个生长期使用,可拌种、叶面喷雾,也可加工成种衣剂。
六是具有生长调节作用。浓度控制得当,可显著刺激作物生长,浓度过大(如小麦用三唑酮高浓度拌种),也可能造成药害。
七是被广泛应用于种子处理上。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种子处理上用量很大,而灭菌唑和种菌唑仅限用于种子处理上。
三唑类杀菌剂在杀菌剂领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没有新品种问世,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类药剂能将其完全替代。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