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重大病虫害分区治理对策与监控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作者: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 更新时间:2014-09-01 点击量:1093
    2014年8月11日,由中国农学会组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研究员为组长,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蔡立湘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高万林教授为副组长的8人专家组,对我中心主持完成的“水稻重大病虫害分区治理对策与监控技术”成果按照科技部科技成果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系统开展了水稻重大病虫害大区域发生危害调查研究,提出了水稻重大病虫害区域灾变理论和防控新策略,创建了监测技术体系,构建了区域性防控技术模式,应用成效显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世纪以来,为提高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与科学管理水平,我中心多年来与南京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等科研教学单位密切合作,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和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开展联合攻关,逐步解决了相关关键技术,提高了成果的科学价值和技术的实用性。
    一是组织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53个县历时5年,开展了全国水稻病虫害种类、发生、危害、灾变调查研究,获得多年多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大量数据,揭示了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成灾规律和区域特征,进行了稻飞虱、稻瘟病等10种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区划,提出了我国水稻病虫害区域性防控新策略。
    二是研建了水稻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实现了水稻重大病虫害预测预警信息化,制定水稻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创建了水稻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常年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
    三是研究建立了水稻重大病虫害“联合监测、分区治理”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提出了适合我国五大稻区的重大病虫害分区防控技术模式,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专家们一致认为,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及合作单位通过多年努力,在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建立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研究,促进了科技进步,解决了生产问题。建议进一步梳理提炼,提高成果档次。
    我中心杭大鹏书记到会看望评审专家并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中心工作的支持,并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多出成果。
农药快讯, 2014 (17): 3.
tag: 《水稻重大病虫害分区治理对策与监控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4214.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