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晚稻育秧期病虫防治,是培育壮秧的关键,也是压低大田期病虫发生基数的必要环节。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晚稻秧苗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基本上没有有效药剂防治,主要是要做好种子消毒。咪鲜胺已用于种子消毒,用了10多年之久,效果明显减退,须改用其他有效的杀菌剂。如氰烯菌酯浸种或咯菌腈类药剂拌种。药剂浸种: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加6%杀螟丹水剂4毫升,加水6公斤浸稻种5公斤,浸足48小时,浸后不淘洗,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药剂拌种:用6.25%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150~200毫升,搅拌包衣稻种5公斤,能有效地预防恶苗病,但对于干尖线虫病无效。药剂浸、拌种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或多浸少催,并适当降低塑盘育秧期间的苗床温度,以减少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
喷施多效唑提高秧苗抗病性。在秧苗1叶1心期,每亩用15%的每公斤100毫克的多效唑溶液,均匀喷施于秧苗,可使秧苗矮壮,根系发育良好,抗逆性增强,白根多,根长且粗壮,插秧后返青提早3~4天,耐旱,病害发生率和程度明显减轻。
防治病毒病。近些年来,晚稻的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因灰飞虱的传播病毒,而有扩大传播的趋势。如果忽视防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会有大发生的风险,必须抓好综合防治。除选用对这两种病毒病抗性强的品种外,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避过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减轻晚稻病毒病的发生。必须抓好种子消毒,采用药剂浸种: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该药可与杀菌剂混配。消灭灰飞虱,减少传毒的几率。
苗期防治稻蓟马。由于晚稻育秧时前作越来越复杂,在麦类、油菜及其他作物上活动与危害的蓟马,会大量向秧田转移危害,造成晚稻秧苗出现黄尖,或秧苗叶尖发黄卷曲现象,严重时造成秧苗似火烧一般,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为防止蓟马危害,播种前用35%丁硫克百威干粉种衣剂(稻伴)30克拌浸好的稻种5公斤,对稻蓟马的控制效果可达1个月左右,同时可有效避免鼠、雀造成的缺苗断垄。晚稻秧苗有些年份常会受到地下害虫危害,主要有蝼蛄,在防治时,事先可考虑将秧田选择离村子远一些的地方,以免夜晚灯光吸引蝼蛄迁入危害。在用药防治时,可选用75%辛硫磷75毫升,与育秧的营养土拌均匀后覆盖稻种。也可采用灯光诱杀或毒饵诱杀。取麦麸或豆饼5公斤炒香后用50%辛硫磷50毫升加水500毫升拌成毒饵,于傍晚投放在秧田沟边,次日清晨捕杀昏迷的地下害虫,保护秧苗不受危害。
农药快讯, 2016 (12):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