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水稻种子处理,防控种传病害
作者:于 丹 更新时间:2016-06-28 点击量:1152

种子处理防控对象

  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可以经济有效地控制种苗期病虫危害,是病虫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推进农药减量使用的有效途径。近些年,在水稻播种前夕,我省(江苏)各地农业部门均要求高度重视种子处理环节。


  据了解,在我省,可以通过药剂浸种或拌种来防控的水稻病虫害包括恶苗病、干尖线虫病、苗稻瘟、稻粒黑粉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蓟马、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其中,恶苗病近几年回升趋势最为明显,在苏南、沿江、沿海地区发生普遍,机插稻和旱育移(抛)栽稻上发病较重;干尖线虫病在苏南、沿江地区时有发生,局部地区危害较大。


  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均属种传病害,一旦在田间表现出症状后难以挽救,实施种子处理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这两种病害是当前生产上稻种药剂处理的主要防控对象,也是各地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稻种药剂处理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恶苗病症状表现有变化

  水稻恶苗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苗期发病,病株表现为纤细、瘦弱、叶鞘拉长,比健株高出近三分之一,色淡,叶片较窄,根系发育不良;大多数病株在苗期就枯死,少数病株在移栽后25天内枯死。本田期发病,有徒长型、普通型、早穗型3种类型病株。徒长型病株表现叶鞘拉长,比健株高约三分之一,分蘖少甚至不分蘖;叶片狭窄,自下而上逐渐枯黄;节间明显伸长,中后期近地面的几个茎节上长出倒生的不定根;后期茎秆变软,整株枯死,枯死株上出现粉白色霉层。普通型病株高度与健株相当,叶色相近,有些发病快,2~3天就出现倒生根并很快枯死;有些发病持续时间长,除倒生根外看不出其他症状,至20天或更久才见枯黄。早穗型病株表现为提早抽穗,约比健株早3~7天,穗头较高,穗小,经6~10天即成白穗,未成白穗的籽粒也不饱满。


  据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张夕林调查,近几年水稻恶苗病的显症时间延长,症状类型也发生变化。一般年份,当地水稻恶苗病多出现在苗期,症状以徒长型为主。近两年该病不仅在苗期多发,分蘖期和孕穗期还有不少病株,而且症状类型除徒长型外,更多表现为普通型。


  恶苗病病菌主要在稻种及病稻草上越冬。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萌发,由芽鞘侵入,并在植株体内扩展繁殖引起发病。在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落到花蕊上,萌发侵入,使种子带菌。带菌种子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来源。水稻浸种过程中,病种上的病菌如不杀死会污染无病种子。


叶尖捻纸状是干尖线虫病典型特征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苗期症状不明显,偶在4~5叶期出现症状,上部叶片的叶尖干枯扭曲呈捻纸状。病株孕穗后症状较明显,剑叶或其下2~3叶尖端1~8厘米处变成黄褐色半透明状,逐渐干枯卷曲呈捻纸状,病健部有褐色界限。湿度大有雾露存在时,干尖叶片展平呈半透明水渍状,随风飘动,露水干后又复捻卷。被害稻株生长衰弱,大多能正常抽穗,但病穗小、秕粒多、穗直立。


  该病原线虫以成虫、幼虫在谷粒颖壳中越冬,随稻种调运实现远距离传播。当水稻浸种催芽时,种子内的线虫复苏,大多游离于水中,遇幼芽从芽鞘钻入,附着于生长点及新生嫩叶尖端的细胞外部吸食汁液危害。线虫在稻株体内生长发育并繁殖,随稻株的生长逐渐向上移动。孕穗期集中在幼穗颖壳内外部,造成穗粒带虫。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靠灌溉水传播,扩大危害。土壤不能传播该病害。


因地制宜选择处理药种

  相对于干尖线虫病,近几年恶苗病在我省发生更为普遍、危害更为突出。研究显示,除塑盘育苗中的高温催芽措施有利于病菌侵染外,大部分地区恶苗病病菌对主要浸种药剂咪鲜胺产生高水平的抗药性是恶苗病加重的重要原因。对此,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建议停用咪鲜胺防治恶苗病,换用氰烯菌酯、咯菌腈、乙蒜素等药。


  杀螟丹是预防干尖线虫病的主要药种,对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混合发生的地区可选用上述药物与杀螟丹的混配剂,如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等。此外,对灰飞虱、稻蓟马发生较重的地区,可加吡虫啉、噻虫嗪等药浸种或拌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区,可用三氯异氰尿酸浸种;对稻瘟病重发地区及易感病品种,可用咪鲜胺等药浸种。


提高浸种质量保证防效

  浸种时用药杀死病菌、线虫是防治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关键。然而,生产上在浸种时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效。例如,浸种时间过短,不足48小时;把整袋种子放入浸种池,导致露出药液面部分浸不到药;机插稻分批浸种舍不得换药,到后期药液浓度下降;将稻种浸入清水后再倒入药剂,导致药液浓度不均等。


  为保证防治效果,生产上应提高浸种质量。要确保种子处理的药剂浓度,不能盲目加大或降低浓度;浸种时间保证在48~60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要注意浸匀浸透,药液要淹没稻种,有条件的将稻种从包装袋中倒入浸种容器中浸种,袋装化浸种时稻种装三分之二袋,确保翻袋时种子吸足水后均匀受药,并时常翻动种子;机插稻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防效。  

农药快讯, 2016 (12): 59.

tag: 水稻  种子处理  种传  病害  恶苗病  干尖线虫病  氰烯菌酯  咪鲜胺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723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