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 李翠英 更新时间:2016-09-29 点击量:1289

  晚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由于放松了检疫,近年来细菌性条斑病在晚稻生产上的发生与危害、扩展较快,已成为不少稻区晚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其转染性、扩散性和暴发性都很强,对晚稻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在晚稻生长期间遇到暴风雨后,常会造成该病的大流行。一旦发病一般会减产15%~25%,严重时减产40%~60%。必须引起重视,加强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测报与防治。

 

  发病症状  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在晚稻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病菌多从气孔侵入,侵染叶片后形成短而细的窄条斑(分布在叶脉间),对光观察,病斑呈半透明,水渍状。病斑上有许多小露珠状的密黄色菌脓、菌溢(干燥不易脱落)。发病严重时,多个条斑连成长的条斑或不规则大斑块,受害叶片卷曲,远望呈现一片橙黄色,状若火烧似的。在晚稻大田中,往往细菌性条斑病与白叶枯病并发,使人难以区别。白叶枯病的病斑较大,往往从叶尖发展到叶片的一半,病斑边缘可见褐色条纹。此外,细菌性条斑病病斑两端常会溢出大量黄色菌脓,鱼子状,干后形成许多胶粒,不易脱落。而白叶枯病病斑上菌溢很少,菌脓很容易脱落。细菌性条斑病严重发生后,晚稻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侵染规律  气候条件是影响细条病在大面积范围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一般发生是晚稻重于早稻、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病菌主要在病谷和病草中越冬,成为下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但不能通过土壤传染。病叶上的菌脓是田间再次侵染的菌源。病谷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苗,移栽时又将病秧带入本田,病菌也会随流水流入秧田或本田而引起发病,病菌主要从气孔和伤口侵入植株,可借风、雨、露水、灌溉水、昆虫及农事操作过程,叶片之间接触摩擦等传播蔓延,进行再次侵染。病菌侵入后5~9天即可出现症状。高温、多雨、高湿是细条病病菌流行的主要条件,特别是晚稻生长期间如果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风暴过后细条病将会加速流行。此外,串灌、漫灌或长期灌深水的晚稻田块发病也较重。幼苗3~4叶期、分蘖盛期至孕穗期,是大田晚稻最易感病和发病的3个时期。

 

  混淆时的识别法  如果晚稻大田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分不清症状时,可以将叶片的基部剪出,插在盛有红墨水(原液或稀释1~3倍)的小瓶中,放在通风而温暖(25~35℃)的地方1~4小时后,叶片健康部分就可染上红色,而被细菌侵染病叶部分则仍为原来的颜色(绿色或黄色),这是因为细菌堵塞了叶片维管束,红墨水不能通过而未被染上颜色的缘故。如果肯定是细菌性病害后,再根据二者的区别方法,加以区分细条病、白叶枯病,而后开展对症治疗。

 

  防治措施  ① 严格实行检疫制度。对调进与调出的种子要进行检疫,防止让病菌进入无病地区。必须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到病区繁种或调种。② 选用抗(耐)病品种。一般糯稻抗性强于粳稻,粳稻强于籼稻,常规稻强于杂交稻,窄叶品种比阔叶品种抗病。对种子进行消毒是有效的措施,对外地调入的杂交稻种子一定要严格消毒处理,可用1%石灰水浸种,或用45%代森铵500倍液、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1~2天,或用85%强氯精300倍液浸种24小时消毒,杀菌效果较好。③ 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化学氮肥,以提高晚稻的抗病能力,防止稻苗贪青徒长,诱发细条病的发生危害。晚稻管水要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复水时特别要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菌随水传播,扩大侵染范围。④ 药剂防治。从秧田期开始,直到晚稻的孕穗抽穗期,要临田仔细观察调查,发现发病中心后,立即开始喷施20%叶枯唑(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对水50公斤。用叶枯宁效果不明显时,可在施用叶枯宁的同时,混入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强氯精2,500倍液,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此外,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等。病情严重时隔7天左右再喷施1次。在抽穗期用4%胶氨铜、20%叶青双和高锰酸钾加食盐对水喷雾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喷药时最好在露水干后或选择下午喷雾,不要在露水未干时下田,以免传播病害和降低防效。近年来,介绍可防治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农药还有:在发病初期选用碱式硫酸铜、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噻唑锌、辛菌胺、叶枯唑等,加水喷雾,交替使用,用水量要足,每亩用水2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或用水50公斤手动喷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时注意先在无病区喷药,最后到有病区喷药,否则可能造成人为传播病菌,加重病害的发生。

 

  大田发病初期,有的农户用黑白粉撒施,防治晚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明显。即在早晨露水未干前,用灶灰4份、生石灰11份,混合成15~20公斤的黑白粉,均匀撒施在晚稻叶片上,既可对细条病发挥防治作用,还等于给晚稻增施了磷钾肥,使晚稻生长健壮,提高对病害的抗病力、抗逆力,使晚稻获得丰收。

 

农药快讯, 2016 (18): 59.

tag: 细菌性条斑病  晚稻  叶枯宁  代森铵  龙克菌  噻菌铜  氯溴异氰尿酸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767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