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进行严格评审,结果由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科技部审核,经国务院批准。
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http://www.nosta.gov.cn)获悉,在2000—2015年的16年间,共有20项农药相关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占3,364项总奖励数量的0.59%。
其中,有5个农药相关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占57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总奖励数量的0.87%(详见表1);有15个农药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占2,79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总奖励数量的0.54%(详见表2)。
在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农药相关项目所占的权重非常小,其中创制产品则更少,仅涉及氟吗啉、啶菌噁唑、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和毒氟磷等。一方面,说明了农药创制难度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需要加大农药创制的力度,尤其是在“双创”、“双减”的大环境下,更要加强绿色环保高效农药的创制工作,以推动我国尽快从农药大国向农药强国的升级。
表1 2000—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与农药有关)
| 
 奖 项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 
 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F-213-2-02  | 
 创制新农药高效杀菌剂氟吗啉  | 
 刘长令、刘武成、李宗成、汪灿明、詹福康、王捷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 
 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F-213-2-01  | 
 创制高效杀菌剂啶菌噁唑及其产业化  | 
 程春生、张立新、张宗俭、李志念、司乃国、邹本勤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 
 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F-213-2-05  | 
 对环境友好的超高效除草剂的创制和开发研究  | 
 李正名、王玲秀、王建国、赵卫光、寇俊杰、王素华  | 
 天津市  | 
| 
 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F-213-2-05  | 
 高纯度井冈霉素生物催化生产井冈霉醇胺的产业化技术开发  | 
 郑裕国、沈寅初、陈小龙、薛亚平、裘国寅、傅业件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 
 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F-301-2-02  | 
 农用抗生素高效发现新技术及系列新产品产业化  | 
 向文胜、王相晶、王继栋、陈正杰、白骅、张继  | 
 黑龙江省  | 
表2 2000—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与农药有关)
| 
 奖 项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及主要完成单位  | 
 推荐单位  | 
|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13-2-10  | 
 杀虫剂残杀威原药技术开发  | 
 石峰、杨慧、梁跃华、段湘生、王洪成、尹霖、苏红、陶贤鉴、聂萍、冯建东   |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 
|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02-2-02  |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 
 王涛、高崇明、金佩华、黄亨履、刘兆华、刘巧哲、梁桂芝、吴惠民、陈士良、赵久然   | 
 国家林业局  | 
|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01-2-06  | 
 "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  | 
 孟昭礼、尚坚、曲宝涵、袁忠林、姜学东、罗兰、王艳、杨从军、方向阳、李健强   | 
 山东省  | 
|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13-2-09  | 
 年产3,000吨高质量毒死蜱技术开发与应用  | 
 徐振元、许丹倩、戴金贵、朱国念、陈敏、杨宏武、程敬丽、赵新勇、徐国钱、徐群辉   | 
 浙江省  | 
|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01-2-13  | 
 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的发现与应用研究  | 
 吴文君、胡兆农、刘惠霞、姬志勤、朱靖博、祁志军、周文明、师宝君、刘国强、李富国   | 
 陕西省  | 
|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01-2-14  | 
 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  | 
 朱昌雄、陈守文、宋渊、于毅、关雄、蒋细良、刘红彦、杨自文、朴春树、李季伦   | 
 农业部  | 
|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13-2-10  | 
 环境友好生产乙酰甲胺磷新工艺  | 
 罗和安、王良芥、刘平乐、艾秋红、殷宏、陈晓明、熊鹰、陈伟露、薛光才、吴德华   | 
 湖南省  | 
|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51-2-05  | 
 防治农作物土传病害系列药剂的研究与应用  | 
 宋宝安、王士奎、郭荣、杨松、相士晋、胡德禹、王俊、曾松、陈书勤、杨阳   | 
 贵州省  | 
|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02-2-01  | 
 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  | 
 李增智、王成树、陈洪章、潘宏阳、樊美珍、罗基同、王滨、黄向东、丁德贵、梁小文   | 
 国家林业局  | 
|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51-2-07  | 
 细菌农药新资源及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 
 关雄、蔡峻、刘波、许雷、邱思鑫、陈月华、黄天培、张灵玲、翁瑞泉、黄勤清   | 
 福建省  | 
|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51-2-09  | 
 芽孢杆菌生物杀菌剂的研制与应用  | 
 王琦、陈志谊、马平、李社增、刘永锋、梅汝鸿、唐文华、张力群、冯镇泰、林开春   | 
 教育部  | 
|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51-2-11  | 
 鱼藤酮生物农药产业体系的构建及关键技术集成  | 
 徐汉虹、赵善欢、张志祥、黄素青、魏孝义、曾鑫年、江腾辉、李有志、曾东强、黄少鸿   | 
 农业部  | 
|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5101-2-01  | 
 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  | 
 宋宝安、郭荣、季玉祥、李卫国、金林红、陈卓、王凯学、吕建平、金星、郑和斌   | 
 贵州省  | 
|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5101-2-02  | 
 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的创制及其应用  | 
 喻大昭、倪汉文、赵清、顾宝根、梁桂梅、张帅、王少南、杨立军、杨小军、张宏军   | 
 湖北省  | 
|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J-25101-2-02  | 
 生物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 
 高希武、柏连阳、崔海兰、王贵启、张友军、郑永权、张宏军、徐万涛、张帅、戴良英   | 
 袁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