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刚刚颁布 咱“三农”领域谁拿过最高“国奖”?
更新时间:2018-02-12 点击量:1200

  近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王泽山院士和侯云德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成立至今,“三农”领域有哪些科学家获得过这项国内最高荣誉?他们为人民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2000年获奖人:袁隆平
——"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禁区。70年代中期,领导完成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此后,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战略,即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交优势利用,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的设想。在他的带领下,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于1995年研究成功,形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体系。199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并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袁隆平还积极促进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世界,他的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1999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8117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袁隆平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技成就和贡献

 

    一是成功地研究出三系杂交稻,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64年,袁隆平冲破当时流行的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在我国率先开展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主持湖南和全国的杂交水稻协作研究,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以创造新的不育材料的新技术路线,并带领协作组突破了三系配套、优势组合选配和制种低产三大难关,获得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他因此成为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第一人。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开辟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新途径。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截止2006年,杂交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56.4亿亩,共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


  二是不断开拓创新,确保了杂交水稻研究持续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袁隆平认为:“搞科研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继续跳,早晚要落在别人后面。”为此,他不断攀登杂交水稻研究的新高峰,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30多年来一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86年,他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为杂交水稻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袁隆平担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协作。他组织各协作单位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并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低谷,于1995年获得成功并开始推广,比已有同熟期三系杂交稻增产5%~10%。1997年,袁隆平又提出了选育超级杂交稻的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作为总理基金项目立项,获1,000万元重点资助;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大面积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紧接着,2004年又提前一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后又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努力。为了加快超级杂交稻的推广步伐,袁隆平睿智地提出了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总产。若全国5年发展 6,000万亩超级杂交稻,将产出8000万亩的粮食,这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创造条件。目前这一项目在湖南省已经启动,并受到各级领导和省市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创建了杂交水稻学科。从1966 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开始,袁隆平在科研实践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也为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他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7部,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和《杂交水稻学》先后获得了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袁隆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培养了一大批杂交水稻专家和技术骨干,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从而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


  四是促进杂交水稻走出国门,造福了世界人民。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促进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袁隆平被聘为国际首席顾问,十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还在国内举办了10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3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多名技术人才。这些专家回到本国后都成为了当地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的技术骨干。截止2006年,杂交水稻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始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杂交水稻越来越受到世界特别是亚洲、非洲国家的重视,在袁隆平的倡导和建议下,“杂交水稻外交”正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国务委员唐家璇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成为了社会主义中国科学发展,和平崛起,向世界展示和谐力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6年获奖人:李振声
——"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李振声,男,1931年2月出生,199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他毕生致力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上世纪50年代初,他带领课题组研究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小偃”系列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达1.5亿亩,增产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他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新途径。他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通过系统鉴定筛选氮磷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他还是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2006年,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9082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李振声星”。

 

科技成就和贡献

 

    一是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50年代初,我国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寻找新抗源,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以长穗偃麦草为主的远缘杂交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达1.5亿亩,增产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40余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二是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了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他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项原创性成果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三是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国情出发,开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领域, 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通过系统鉴定筛选氮磷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

 

    四是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战略有重要影响。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1995年,他提出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潜力与对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1999—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他又及时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农民日报新媒体中心)

农药快讯, 2018 (3): 28-29.

tag: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  李振声  杂交水稻  国际首席顾问  小麦育种  小偃系列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995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