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出现二代粘虫成虫,华北、东北地区诱蛾量明显低于近年同期,黄淮地区大部高于上年,结合二代粘虫幼虫发生情况和未来气象因素,预计三代粘虫在总体偏轻发生,华北、东北发生程度轻于前几年,不会出现大面积暴发成灾的情况,发生面积为1,500万亩,黄淮等地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会有集中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未至8月中旬。
1 二代粘虫发生面积小
2016年二代粘虫全国发生2,000万亩,比上年减少41%,比重发的2012—2013年平均值减少73%。二代粘虫主要发生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东北的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发生114万亩,比上年减少901万亩,占全国发生面积的8%,发生面积比率减少23%。
2 近期二代蛾量东北、华北低,黄淮高于上年
各地高空测报灯监测,7月中旬各地陆续进入二代成虫羽化期,华北、东北地区未出现明显诱蛾高峰,高空灯下峰日蛾量和7月份累计诱蛾量显著低于上年同期(见表1)。但河南孟州、山东莱州、山西万荣等黄淮地区有较有明显的盛期,山东莱州峰日和累计诱蛾量明显高于上年,山西万荣累计诱蛾量比上年稍高。各地测报灯下蛾量,仅山西芮城7月12~18日出现单灯单日蛾量36~61头的蛾峰,其余地方都在10头以下。目前,各地均未查见三代卵和幼虫。
表1 各地蛾峰期和诱蛾量统计表
| 监测点 | 2016年蛾峰 | 2015年蛾峰 | 7月累计诱蛾量 | |||
| 峰日 | 蛾量 | 峰日 | 蛾量 | 2016年 | 2015年 | |
| 黑龙江双城 | 7月14日 | 4 | 7月17日 | 386 | 2 | 877 | 
| 吉林长岭 | 7月21日 | 15 | 7月17日 | 800 | 25 | 1,328 | 
| 辽宁彰武 | 7月11日 | 5 | 7月17日 | 1,080 | 32 | 3,800 | 
| 内蒙古科尔沁 | 7月20日 | 5 | 7月19日 | 110 | 24 | 335 | 
| 河北滦县 | 7月19日 | 11 | 7月24日 | 2,730 | 99 | 7,786 | 
| 山东莱州 | 7月4日 | 101 | 7月8日 | 10 | 346 | 131 | 
| 山东长岛 | 7月9日 | 5 | 7月15日 | 180 | 41 | 549 | 
| 山西万荣 | 7月20日 | 39 | 7月20日 | 57 | 278 | 230 | 
| 河南孟州 | 7月11日 | 126 | 7月20日 | 219 | 409 | 884 | 
| 四川安县 | 7月5日 | 8 | 7月16日 | 25 | 41 | 131 | 
3 北方大部地区天气有利于粘虫发生
7月中旬以来,北方降水天气多,累计降水量大;预计未来10天,北方地区多阵雨或雷雨,局地有较强降雨,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大部累计降雨量有20~40毫米,局地50~70毫米,较多的降水有利于粘虫发生为害。但在华北中南部、黄淮将有高温天气出现,对其发生不利。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