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5年江苏省农药出口情况
江苏是农药生产与出口大省,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70家,农药年产量约100万吨,年销售额约800亿元。自2011年以来,江苏省农药出口量、出口额始终位列全国前茅,农药出口量与出口额均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逐年放缓。2015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变化影响,江苏省农药出口首次呈现负增长,其中出口量58.5万吨,同比下降11.7%,出口额31.7亿美元,同比下降18.0%,出口量与出口额均下降到略高于2011年水平,低于2012—2014年出口水平(据海关数据)。
表1 2011—2015年江苏省农药出口总体情况
| 年份 | 出口量(万吨) | 出口额(亿美元) | ||||
| 数量 | 同比(%) | 全国占比(%) | 金额 | 同比(%) | 全国占比(%) | |
| 2011 | 56.4 | — | 35.3 | 27.1 | — | 34.5 | 
| 2012 | 63.6 | +12.8 | 39.8 | 32.9 | +21.3 | 41.9 | 
| 2013 | 65.7 | +3.2 | 40.5 | 37.9 | +15.3 | 41.1 | 
| 2014 | 66.3 | +0.9 | 40.4 | 38.6 | +1.8 | 44.1 | 
| 2015 | 58.5 | -11.7 | 38.8 | 31.7 | -18.0 | 43.5 | 
| 合计 | 310.6 | — | — | 168.2 | — | — | 
2 出口农药产品结构
2.1 制剂类产品比重逐年上升
2011年以来,农药制剂出口量逐年上升,在2013年首次超过了原药出口量,制剂和原药的出口量总体维持在1∶1。但是,制剂出口额仍低于原药出口,仅占出口总额3成左右。从全国的数据分析,自2013年以来,制剂成为我国农药出口的主力军,制剂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6成,占出口总额4成,较之江苏的出口农药结构更为合理。
表2 2011—2015年江苏省农药原药、制剂的出口量、出口额
| 年份 | 出口量(万吨) | 出口额(亿美元) | ||||||
| 原药 | 占比(%) | 制剂 | 占比(%) | 原药 | 占比(%) | 制剂 | 占比(%) | |
| 2011 | 30.9 | 54.7 | 25.6 | 45.3 | 18.8 | 69.2 | 8.4 | 30.8 | 
| 2012 | 34.2 | 53.7 | 29.5 | 46.3 | 23 | 69.8 | 9.9 | 30.2 | 
| 2013 | 31.2 | 47.5 | 34.5 | 52.5 | 25.4 | 67.0 | 12.5 | 33.0 | 
| 2014 | 32.6 | 49.2 | 33.7 | 50.8 | 25.8 | 66.9 | 12.8 | 33.1 | 
| 2015 | 28.7 | 48.9 | 29.9 | 51.1 | 21.3 | 67.2 | 10.4 | 32.8 | 
表3 2011—2015年我国农药原药、制剂的出口量、出口额
| 年份 | 出口量(万吨) | 出口额(亿美元) | ||||||
| 原药 | 占比 | 制剂 | 占比 | 原药 | 占比 | 制剂 | 占比 | |
| 2011 | 65.4 | 46.42% | 75.48 | 53.58% | 39.2 | 63.23% | 22.8 | 36.77% | 
| 2012 | 74.3 | 59.20% | 51.2 | 40.80% | 51.2 | 65.14% | 27.4 | 34.86% | 
| 2013 | 62.9 | 38.78% | 99.3 | 61.22% | 50.8 | 59.62% | 34.4 | 40.38% | 
| 2014 | 61.7 | 37.58% | 102.5 | 62.42% | 50.3 | 57.42% | 37.3 | 42.58% | 
| 2015 | 54.6 | 36.16% | 96.4 | 63.84% | 42.6 | 58.52% | 30.2 | 41.48% | 
2.2 除草剂占据半壁江山
近5年,江苏省各类出口农药中除草剂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出口量约占6成,其次为杀虫剂(约21%)、杀菌剂(约14%)、植物生长调节剂(约2.5%),杀鼠剂的出口量很少,2015年仅有3吨。出口额与出口量基本保持同样的占比。自2011年开始,除草剂增幅明显,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增速远高于其他几种农药产品类型,在2013、2014年达到峰值,出口量为42.46万吨,出口额达21.64亿美元。2015年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除草剂出口市场遭到重创,全年出口量仅36.4万吨,同比下降13.8%,出口额16.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24%。
 
图1 江苏省2011—2015年各类农药产品出口量(吨)

图2 江苏省2011—2015年各类农药出口额(万美元)
表4 2015年江苏省农药出口品种(数量、金额)前10位
| 位次 | 出口量排名 | 出口量(万吨) | 出口额排名 | 出口额(亿美元) | 
| 1 | 草甘膦 | 20.2 | 草甘膦 | 5.7 | 
| 2 | 百草枯 | 5.2 | 百草枯 | 1.5 | 
| 3 | 2,4-滴类 | 2.7 | 吡虫啉 | 1.4 | 
| 4 | 对二氯苯 | 2.6 | 麦草畏 | 1.0 | 
| 5 | 百菌清 | 2.3 | 甲磺草胺 | 1.0 | 
| 6 | 代森锰锌 | 1.5 | 百菌清 | 0.9 | 
| 7 | 吡虫啉 | 1.3 | 联苯菊酯 | 0.7 | 
| 8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1.0 | 戊唑醇 | 0.6 | 
| 9 | 毒死蜱 | 0.9 | 2,4-滴类 | 0.6 | 
| 10 | 乙烯利 | 0.9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0.6 | 
江苏省农药出口品种超过300种,受国际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近5年出口量占据前位的农药产品略有差异。2015年,出口量居前10位的产品依次为:草甘膦、百草枯、2,4-滴类、对二氯苯、百菌清、代森锰锌、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乙烯利,前8个产品出口量均在1万吨以上(包括1万吨在内)。出口额居前10位的产品依次为:草甘膦、百草枯、吡虫啉、麦草畏、甲磺草胺、百菌清、联苯菊酯、戊唑醇、2,4-滴类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其中除草剂产品占5个,杀虫剂3个,杀菌剂2个。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产品依次分别是草甘膦、百草枯、吡虫啉、麦草畏和甲磺草胺5个产品,其中4个为除草剂产品。
2.3 草甘膦等产品对出口形势影响巨大
草甘膦作为最大宗农药出口产品,其出口量巨大,近5年来因其原药和制剂价格波动,对年度出口总额影响显著。2013年草甘膦出口量与出口额达到高峰后,2014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15年更甚。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原药出口量减少2.9万吨(-20.2%),每吨均价下降1,621美元(-31.1%),出口额减少3.3亿元(-45.0%);制剂出口量减少2.2万吨(-20.2%),每吨均价下降653美元(-26.6%),出口额减少1.1亿元(-41.4%)。仅草甘膦这一种产品,2015年出口量下降5.1万吨,出口额下降4.5亿美元,占据了6.5成左右的影响份额。另外,2015年百草枯产品出口量下降1.1万吨,单价下降836.5美元/吨,导致出口额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0.8亿美元。因此,对于草甘膦、百草枯等主要产品的过分依赖,对我省农药出口形势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3 主要出口地区和国家
3.1 江苏省农药出口以亚洲、南美洲为主要市场
近5年亚洲已成为江苏省主要的农药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量3成以上,南美约占25%,欧洲、北美、非洲各占10%~12%,大洋洲略低于10%。从出口额看,亚洲约占30%,南美约占25%,欧洲与北美各约占17%,大洋洲与非洲各占6%~7%。
表5 2011—2015年江苏省农药出口主要地区(出口量)
| 年度出口量(万吨) | 北美 | 大洋洲 | 非洲 | 南美 | 欧洲 | 亚洲 | 
| 2011 | 4.8 | 4.6 | 7.6 | 13.4 | 5.5 | 20.6 | 
| 2012 | 7.6 | 4.9 | 7.2 | 16.7 | 6.3 | 20.9 | 
| 2013 | 7.7 | 4.2 | 7.5 | 18.6 | 6.9 | 20.8 | 
| 2014 | 7.0 | 4.9 | 7.7 | 17.6 | 7.4 | 21.8 | 
| 2015 | 5.8 | 5.8 | 5.5 | 14.8 | 7.1 | 19.6 | 
表6 2011—2015年江苏省农药出口主要地区(出口额)
| 年度出口额(亿美元) | 北美 | 大洋洲 | 非洲 | 南美 | 欧洲 | 亚洲 | 
| 2011 | 3.6 | 1.8 | 2.3 | 6.7 | 3.9 | 8.8 | 
| 2012 | 5.1 | 2.1 | 2.3 | 9.0 | 4.8 | 9.5 | 
| 2013 | 6.2 | 2.1 | 2.6 | 11.5 | 5.6 | 10.0 | 
| 2014 | 5.8 | 2.4 | 2.6 | 10.2 | 6.0 | 11.6 | 
| 2015 | 5.3 | 2.2 | 1.9 | 7.5 | 5.6 | 9.1 | 
3.2 巴西、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是主要目标市场
2015年我省农药出口153个国家与地区,出口量居前10位目的国为巴西、澳大利亚、美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越南、日本、巴基斯坦和比利时,出口上述国家数量均超1万吨。2015年出口额居前10位目的国依次为美国、巴西、澳大利亚、阿根廷、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和荷兰,前7个目的国出口额均超1亿美元,排首位的美国则达5.2亿美元。
4 出口主体
目前,江苏省内从事农药出口业务的企业有300余家,其中农药生产企业100多家,进出口贸易企业超过200家,约占全省农药产品出口总量的75%。从经营方式来看,全省农药出口以自营和委托并重。以2015年为例,全省对外出口农药的192家生产企业中,自营出口的企业77家,分别占出口量和出口额的42.3%和49.0%,委托出口份额略超过50%。
5 思考与建议
江苏省农药出口形势的萎靡,除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根本还在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江苏省农药产品中自主研制的较少,主要依赖于仿制国外专利过期产品,因此,大部分企业往往采用代加工或贴牌的形式出口,以赚取微薄的利润,农药创新力度不够继而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另一方面,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对部分产品过分依赖,如草甘膦和百草枯等。
为适应农药发展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带来的冲击,江苏省农药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要共同出力,协作共赢。
5.1 要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部门要加快农药出口新政策的出台,做好与国外政府的沟通,促进国内外登记资料的互认。同时,为省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产品,鼓励农药企业积极走出去。
5.2 要认清市场需求
农药企业要有一定的市场敏感性与警觉性,能准确把握目标出口国家、地区的农业概况,及时关注各国相关的农药管理政策调整信息,积极做好应对措施,占据主导地位。
5.3 要规范出口行为
江苏省经营农药出口的企业每年都在大幅增加,部分不法商家借证、买证,甚至购买不法企业生产的农药产品,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清除“毒瘤”,净化农药贸易秩序,维护我国农药产品声誉,确保农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