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稻田除草剂除草越发复杂,抗药性杂草不断泛滥。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稻田除草大有可为,了解抗性杂草种类、发生原因及分布区域,有助于农药企业未来研发与销售的定位,可为企业创造商机。
稻田除草进入抗性治理时代
为解决全球70亿人口的粮食问题,需要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提倡“更多作物,更少杂草”理念,其中提高除草剂药效是占主导地位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水稻移栽时期,我国引进酰胺类、磺酰脲类除草剂;90年代,进入抛秧/直播时期,酰胺类与磺酰脲类混剂、二氯喹啉酸除草剂开始大面积推广;2000年,进入多元化时代,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双草醚除草剂广泛应用;2010年,嘧啶肟草醚、噁唑酰草胺和一些老产品除草剂引领大品牌时代;到了2015年,酰胺类除草剂已用了约30年,磺酰脲类20多年,二氯喹啉酸20多年,我国除草进入抗药性治理时代。
2014年,我国除草剂市场份额占各大类农药市场份额的37.41%。2013年,江苏、安徽、黑龙江、山东、四川占据我国除草剂销售额的前五位。而在除草剂作物市场中,水稻田除草剂独占鳌头,占所有作物的24.2%。在畅销的水田除草剂中,五氟磺草胺销售额占25%,丁草胺占17%,二氯喹啉酸占11%,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占8%,噁唑酰草胺占7%。
抗性杂草危害大,防治难度增加
在“学习型中国农资人实战峰会”上,来自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杂草专业委员会的刘都才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抗药性杂草的危害。
① 杂草抗药性的产生使以往具有良好防效的除草剂在生产上不能使用,而防除抗性杂草的替代除草剂品种少,杂草防除难度增大,田间防效差,部分农民用药田块甚至无效。曾有人在出现抗性杂草田间取土样放入瓶子中,施入曾经使用过的除草剂,第2年杂草在瓶子中照样生长。
② 抗性杂草危害造成的损失大,严重的导致水稻绝收。湖南省沅江市每年由于使用双草醚,水稻受害面积达30万亩之多,平均每亩减产30%。
③ 导致除草剂用量增加,药害问题突出。由于杂草产生抗药性,农民为获得较好防效,往往盲目加大除草剂用量或增加用药次数。这不仅提高了用药成本,还造成药害事故的发生。沅江市草尾镇农民张继科反应,2015年双草醚的施用量每亩达9 g有效剂量,水稻秧苗79%以上受害,减产40%以上。
④ 抗药性杂草发生面积迅速扩大。据南陵县、宣州区、沅江市植保站统计,抗药性稗草发生面积达到水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其他考察县也在20%以上。据估算,2015年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直播稻田抗五氟磺草胺(中、高抗水平)发生面积达500万亩,2016年达750万亩。
 
抗性杂草,农民深受其害
稻田抗性杂草种类多分布广
据刘老师介绍,截止2015年,我国已有35种杂草(21种双子叶,14种单子叶)的55个生物型对10类32种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杂草的抗药性产生过程表明,化学除草剂筛选了抗性,但并没有创造抗性。
 
杂草抗性的演化
表1展示了我国11种抗药性杂草抗药水平及分布地区。其中,播娘蒿、日本看麦娘、荠菜和稗草的最高抗药性水平较高,且分布地区广。近年来,我国稻田抗药性杂草进入快速发展期。表2展示了截止2015年我国稻田抗性杂草的首次报道时间、地点、除草剂及抗性机制。
表1 我国11种抗药性杂草抗药水平及分布地区
| 杂草 | 除草剂 | 分布地区 | |
| 播娘蒿 | 苯磺隆、唑酮草酯、2甲4氯 | 1954 | 陕西、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甘肃 | 
| 日本  | 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高效氟吡甲禾灵、氯麦隆、双氟磺草胺、百草枯 | 1574 | 安徽、江苏、山东、湖北、河南 | 
| 苯磺隆 | 1216 | 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 | |
| 精噁唑禾草灵、五氟磺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二氯喹啉酸、双草醚 | 718 | 浙江、湖南、江苏、黑龙江、新疆、宁夏 | |
| 反枝苋 | 氯嘧磺隆、烟嘧磺隆、噻吩磺隆、咪唑乙烟酸、莠去津 | 295 | 辽宁、黑龙江 | 
| 茴草 | 174 | 江苏、上海 | |
| 看麦娘 | 绿麦隆、甲基二磺隆、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 | 110 | 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 | 
| 野燕麦 | 炔草酯 | 16 | 河南 | 
| 麦家公 | 苯磺隆 | 16 | 山东 | 
| 猪殃殃 | 苯磺隆 | 16 | 河南、陕西、安徽 | 
| 雨久花 | 苄嘧磺隆、吡嘧磺隆 | 13 | 吉林 | 
表2 我国稻田抗性杂草首次报道时间、地点及抗性机制(截止2015年)
| 杂草名称 | 抗性首次报道时间 | 报道地点 | 除草剂 | 抗性机制 | 
| 稗草 | 2000 | 湖南 | 二氯喹啉酸 | 合成激素类 | 
| 雨久花 | 2003 | 吉林 | 苄嘧磺隆、  | ALS | 
| 慈姑 | 2003 | 吉林 | 苄嘧磺隆、  | ALS | 
| 鸭舌草 | 2010 | 安徽 | 苄嘧磺隆 | ALS | 
| 稗草 | 2011 | 安徽 | 五氟磺草隆、精噁唑禾草灵 | 2 SOA/ALS/ACCase | 
| 千金子 | 2011 | 湖北 | 氰氟草酯 | 合成激素类 | 
刘老师说道,通过田间试验发现,湖南、江西、安徽稻田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发生率较高,其中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发生率高达69%。在湖北稻田稗草种群对主要除草剂抗性试验中,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发生率达到80%(10个种群中,低抗6个,中抗2个,高抗0个);五氟磺草胺的抗性发生率达50%(10个种群中,低抗4个,中抗1个,高抗0个);双草醚的抗性发生率达30%(10个种群中,低抗3个,中抗0个,高抗0个)。更为严重的是,多抗性稗草的出现。在湖南草尾镇人和村试验基地,五氟磺草胺、双草醚、二氯喹啉酸、嘧啶肟草醚对稗草基本无效。
 
多抗性稗草出现
抗性杂草防治技术
杂草抗性是指杂草被通常致死剂量除草剂作用后仍然能够存活并再生的具有遗传性的能力。刘老师说,抗性杂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① 除草剂品种长期单一使用;② 抗性风险高的品种大量使用;③ 推荐低剂量的使用;④ 直播稻田一年多次施用除草剂。
抗性可以人工诱导,也可以自然产生。其途径有三种:① 除草剂在杂草体内传导受阻,到达作用部位的药量下降;② 杂草对除草剂的解毒代谢功能提高;③ 除草剂的靶标部位发生变异,致使除草剂毒力降低。
 
低于田间推荐剂量下的快速抗性筛选
针对于此,刘老师提出了4个除草剂抗性管理指导原则:
① 除草除早不除晚,除小不除老。杂草早期治理是未来除草剂的战略,在杂草最脆弱生育期进行防治,使用可选择的早期防治除草剂;
② 混用除草剂、交替使用除草剂(如表3),避免同一田块长时间使用单一作用机理的除草剂;
③ 轮作,以达到作物多样性,选择有竞争性作物,调整播种量,增加与杂草的物理竞争,使用抗除草剂作物以确保使用可选择作用机理的除草剂;
④ 物理防治措施,通过合理的农药措施降低土壤种子库的含量,合理使用机械控草。
与此同时,还可开发新的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品种,以解决抗性杂草,如硝磺草酮、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DPX848。此外,开发多元混剂也是一条思路。在农田管理措施中,可推广一封闭二杀草三补施的除草技术,效果更佳。
 
混用除草剂防效
表3 交替施用各类除草剂的优势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