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各地春季玉米螟基数调查,今年新疆、华北和黄淮部分地区基数较高,东北地区比常年明显下降,结合玉米种植和长势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一代玉米螟在新疆北部大发生,新疆南部和东部、东北大部、华北和黄淮局部偏重发生,其他地区中等及以下程度发生,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4亿亩。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西北、西南和东北大部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4天,黄淮海大部偏早3~5天(具体数据见表1)。预计6月中旬至7月末,西南、江淮、黄淮、西北、华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表1 各地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统计表
| 省份 | 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月/日) | 羽化盛期与常年相比 | 
| 黑龙江 | 2007/6/16 | 早4天 | 
| 吉林 | 6/27~7/7 | 晚1天 | 
| 辽宁 | 6/14~24 | 晚4天 | 
| 内蒙古 | 东南部6/20~30 | 晚2天 | 
| 东北部7/1~10 | 接近 | |
| 河北 | 中南部6/5~15 | 接近 | 
| 北部6/20~30 | ||
| 北京 | 5/17~5/27 | 早5天 | 
| 天津 | 5/28~6/10 | 早3天 | 
| 山西 | 2006/12/22 | 晚4天 | 
| 山东 | 5/25~6/7 | 早3天 | 
| 河南 | 5/25~6/5 | 早3天 | 
| 江苏 | 5/29~6/9 | 晚4天 | 
| 安徽 | 5/23~30 | 接近 | 
| 湖北 | 5/15~25 | 早3天 | 
| 湖南 | 2005/1/20 | 晚3天 | 
| 陕西 | 6/10~20 | 晚5天 | 
| 新疆 | 2006/5/22 | 晚3天 | 
| 四川 | 2005/1/15 | 晚3天 | 
| 重庆 | 2005/2/12 | 晚1天 | 
1 新疆基数偏高,东北大部比常年下降明显
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新疆全区平均秆活虫数65头,比常年和上年分别增加34%和97%,其中北疆伊犁和博州部分地区高达355~580头,为历史最高年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冬后平均百秆活虫数在35~47头之间,虫口数量比常年偏低,但黑龙江高于上年;天津、山西、山东、江苏、湖南在25~45头之间,比常年和上年偏高;北京、河北、河南、安徽、陕西在11~20头之间,冬后基数低于常年;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在7~10头之间,比常年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各省(市、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
| 省份 | 平均百秆活虫数 | ||
| 头数 | 比常年增减比率(%) | 比上年增减比率(%) | |
| 黑龙江 | 47.1 | -57.5 | 13.2 | 
| 辽宁 | 35.3 | -58.2 | -49.6 | 
| 吉林 | 45.4 | -27 | -0.9 | 
| 内蒙古 | 41.3 | 16.5 | 95.7 | 
| 北京 | 11.7 | -15.9 | 207.9 | 
| 天津 | 25.5 | 32.81 | 87.5 | 
| 山西 | 33.6 | 65.14 | 125.5 | 
| 陕西 | 10.8 | -33.2 | 12.5 | 
| 河北 | 20.3 | -20.5 | -1.9 | 
| 山东 | 35 | 33.8 | 6.1 | 
| 河南 | 16.8 | -43.7 | -30.9 | 
| 江苏 | 44.8 | 68.93 | 189 | 
| 安徽 | 19.5 | -52.4 | 20.4 | 
| 湖北 | 9.9 | -58.1 | -35.3 | 
| 湖南 | 24.8 | 18.38 | 106.7 | 
| 新疆 | 65 | 33.86 | 97 | 
| 四川 | 6.5 | -56.5 | -1.5 | 
| 重庆 | 6.8 | -18.7 | 21.4 | 
| 注:正数为增加,负数为减少 | |||
2 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
今年春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目前北方春玉米多处于出苗至七叶期,西南和西北地区处于七叶至拔节期,江南、华南多处于抽雄至灌浆期。玉米生育期接近常年,主产区春玉米长势良好,品种对玉米螟无抗性,玉米种植和布局有利于玉米螟发生和为害。
3 天气条件对部分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有利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20天,东北和西北地区大部降水偏多,其中东北地区、新疆大部偏多2~5成,对该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发育有利;华北和黄淮大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对这些地区一代玉米螟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