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第95号,表示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共收到有关单位和专家提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3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333项(通用项目266项,专用项目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 135项(通用项目952项,专用项目183项)。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形式审查合格予以受理的3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5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以及9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在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http://www.nosta.gov.cn)同时公布。对形式审查合格予以受理的6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18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自受理项目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提名材料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写明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并亲笔签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写明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我办按有关规定对异议提出者的相关信息予以保护。
联系方式: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请注明:异议材料);邮政编码:100045。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受理项目目录见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jl/gjkjjltjps/202003/t20200324_152534.htm。
 
在国家科技奖受理项目中,涉及植保等种植业相关项目24项(表1),“安全高效杀菌剂噻唑锌的创制开发与应用”被提名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表1 24项涉及植保等种植业相关项目
| 序号 | 提名奖项及等级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及项目完成时所在单位 | 提名单位 | 
| 1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倍半萜植保素生物合成与RNA干扰抗虫研究 | 陈晓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毛颖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洪高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王凌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专家提名(韩斌、李家洋、朱玉贤) | 
| 2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脱落酸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 沈元月(北京农学院) 王秀芹(中国农业大学) 郭家选(北京农学院) 贾海锋(北京农学院) | 北京市 | 
| 3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 何光存(武汉大学) 陈荣智(武汉大学) 杜波(武汉大学) 祝莉莉(武汉大学) 郭建平(武汉大学) 舒理慧(武汉大学) | 湖北省 | 
| 4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发掘与应用 | 赵开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王春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章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丕庆(广西大学) 倪大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樊颖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 
| 5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一种扩大杀虫谱的高效昆虫杆状病毒生物农药 | 张忠信(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孙修炼(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邓方坤(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梅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李永平(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胡秀筠(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 
| 6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安全高效杀菌剂噻唑锌的创制开发与应用 | 许丹倩(浙江工业大学) 徐群辉(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徐月星(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戴金贵(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李俊(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王益锋(浙江工业大学) 魏方林(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郭近(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朱国念(浙江大学) 徐振元(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 7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优势天敌昆虫控制蔬菜重大害虫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陈学新(浙江大学) 张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刘万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刘树生(浙江大学) 郑永利(浙江省国有农场管理总站,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刘万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邱宝利(华南农业大学) 王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张桂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郭晓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浙江省 | 
| 8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小麦重大害虫麦红吸浆虫灾变机制和防控关键技术应用 | 武予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赵中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成卫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苗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张云慧(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好海(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崔彦(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文耀东(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 蒋月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春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河南省 | 
| 9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基于病原群体结构和病害流行规律的小麦白粉病防控关键技术 | 喻大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杨立军(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曾凡松(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黄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郭子平(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龚双军(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史文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向礼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朱晓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袁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湖北省 | 
| 10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粮食作物主要杂草抗药性治理关键技术与应用 | 柏连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王金信(山东农业大学) 陶波(东北农业大学) 崔海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张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连磊(青岛清原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 潘浪(湖南农业大学) 路兴涛(青岛清原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 刘都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杨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湖南省 | 
| 11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随水精准施药防控重大害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徐汉虹(华南农业大学) 张志祥(华南农业大学) 林菲(华南农业大学) 胡威(赣南师范大学) 李俊凯(长江大学) 任彬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魏新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李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陈志(博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肖建中(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 12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保护与创新利用 | 朱红惠(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姚青(华南农业大学) 冯广达(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邓名荣(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羊宋贞(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王永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邹卫玲(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陈美标(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谢小林(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李良秋(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省 | 
| 13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中国西部草地疯草绿色防控及利用关键技术 | 王保海(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王敬龙(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梁剑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赵宝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夏晨阳(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郝宝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莫重辉(青海大学) 郭青云(青海大学) 翟卿(河南农业大学) 扎罗(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 西藏自治区 | 
| 14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棉花轻简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 | 董合忠(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张旺锋(石河子大学) 李存东(河北农业大学) 李维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田立文(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孔祥强(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危常州(石河子大学) 杨国正(华中农业大学) 郑曙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辛承松(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15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北方旱区主要大田作物滴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 | 尹飞虎(新疆农垦科学院) 张富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何帅(新疆农垦科学院) 刘慧涛(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陈林(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陈云(新疆农垦科学院) 黄兴法(中国农业大学) 范军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石晓华(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繁育中心) 邱志鹏(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16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机采棉株型塑造和脱叶催熟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李召虎(华中农业大学) 王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杜明伟(中国农业大学) 李亚兵(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李雪源(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田晓莉(中国农业大学) 张立祯(中国农业大学) 赵强(新疆农业大学) 周春江(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赵冰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17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农田信息空天地多尺度获取与精准管理关键技术及装备 | 何勇(浙江大学) 杨贵军(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史舟(浙江大学) 刘飞(浙江大学) 杨小冬(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聂鹏程(浙江大学) 岑海燕(浙江大学) 吕晓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何立文(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唐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教育部 | 
| 18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盲蝽类害虫多作物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 吴孔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陆宴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姜玉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门兴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封洪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耀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梁沛(中国农业大学) 肖留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崔金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宁君(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桂荣(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曾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彩万志(中国农业大学) 梁革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张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 
| 19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植保无人飞机高效安全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薛新宇(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LANYUBIN(华南农业大学) 袁会珠(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凤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秦维彩(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张宋超(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孙竹(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彭斌(广州快飞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王志国(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于云(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农业农村部 | 
| 20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北方水果采后品控精准技术与产品创制及集成应用 | 田世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王庆国(山东农业大学) 毕阳(甘肃农业大学) 吴斌(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李博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秦国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李江阔(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牟文良(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马丽红(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奇利(乌鲁木齐市格瑞德保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 
| 21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植物源食用农产品有害物快速筛查和品质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 彭彦昆(中国农业大学) 张捷(北京海关技术中心) 王纪华(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黄文倩(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李永玉(中国农业大学) 翟晨(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贾文珅(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杨泽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韩东海(中国农业大学) 陈兴海(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 中国农学会 | 
| 22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作物根结线虫生物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 | 张克勤(云南大学) 邹成钢(云南大学) 莫明和(云南大学) 牛雪梅(云南大学) 黄晓玮(云南大学) 余泽芬(云南大学) 杨金奎(云南大学) 李国红(云南大学) 祝明亮(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 陈芬玲(云南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农学会 | 
| 23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防治水稻小麦重要真菌性病害的创新农药品种及应用 | 张立新(沈阳化工大学) 司乃国(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丑靖宇(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于海波(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吴鸿飞(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康卓(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聂开晟(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刘君丽(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郭永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赵永辉(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 中国农学会 | 
| 24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除草剂系列产品的绿色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 周曙光(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秦龙(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吴厚斌(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李培国(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柏青(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朱佳琦(江阴市昌盛药化机械有限公司) 钱志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叶志凤(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甍甍(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曹兵伟(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 中国农学会 | 
注:表格内容由农药资讯网整理
来源:科学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