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俗称秋粘虫,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要农业害虫,2019年1月13日传入我国云南省。目前,化学防控是我国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草地贪夜蛾的遗传可塑性、高繁殖能力,加上药剂对其选择,草地贪夜蛾对主要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如有机磷类(毒死蜱)、氨基甲酸酯类(甲萘威)、拟除虫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虱螨脲、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
为了充分了解常用药剂在我国不同地区对草地贪夜蛾的药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人员用研究了中国8个地区(表1)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对74.4%茚虫威(indoxacarb)、98.7%溴虫腈(chlorfenapyr)、9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95.3%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95%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98%虱螨脲(lufenuron)、6%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和43.21%印楝素(azadirachtin)8种药剂的敏感性。相关研究结果已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发表。
表 1 草地贪夜蛾取样信息
| 地区 | 位置 | 采集时间 | 寄主植物 | 阶段 | 
| 浙江余杭 | 120.19°E,30.26°N | 2019-05 | 玉米 | 第3~6龄 | 
| 四川德昌 | 102.15°E,27.40°N | 2019-06 | 玉米 | 第4~6龄 | 
| 湖北宜昌 | 111.30°E,30.70°N | 2019-06 | 玉米 | 第2~3龄 | 
| 安徽泾县 | 118.24°E,30.41°N | 2019-06 | 玉米 | 第2~6龄 | 
| 广东韶关 | 113.57°E,24.80°N | 2019-06 | 玉米 | 第3~6龄 | 
| 江苏东台 | 120.31°E,32.84°N | 2019-06 | 玉米 | 第3~6龄 | 
| 云南德宏 | 97.85°E,24.02°N | 2019-06 | 玉米 | 卵 | 
| 江苏徐州 | 117.20°E,34.26°N | 2019-10 | 玉米 | 第2~3龄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的LC50较小,均低于8 mg/L,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8个地区的草地贪夜蛾LC50值最低,均小于0.05 mg/L,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最好,并且这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较高,均可推荐用于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表现出较低的杀虫活性,不同地理种群对茚虫威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表2)。
表 2 8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
| 杀虫剂 | 地区 | LC50 mg/L | 杀虫剂 | 地区 | LC50 mg/L | 
| 氯虫苯甲酰胺 | 余杭 | 2.592 | 溴虫腈 | 余杭 | 4.830 | 
| 德昌 | 1.529 | 德昌 | 5.615 | ||
| 宜昌 | 2.111 | 宜昌 | 4.461 | ||
| 泾县 | 1.334 | 泾县 | 4.255 | ||
| 德宏 | 1.280 | 德宏 | 4.694 | ||
| 东台 | 3.446 | 东台 | 4.257 | ||
| 韶关 | 1.461 | 韶关 | 5.056 | ||
| 徐州 | 0.849 | 徐州 | 3.938 | ||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余杭 | 232.298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余杭 | 0.022 | 
| 德昌 | 253.882 | 德昌 | 0.025 | ||
| 宜昌 | 93.935 | 宜昌 | 0.019 | ||
| 泾县 | 175.784 | 泾县 | 0.027 | ||
| 德宏 | 196.648 | 德宏 | 0.041 | ||
| 东台 | 91.417 | 东台 | 0.021 | ||
| 韶关 | 61.854 | 韶关 | 0.023 | ||
| 徐州 | 193.313 | 徐州 | 0.022 | ||
| 乙基多杀菌素 | 余杭 | 0.246 | 虱螨脲 | 余杭 | 1.530 | 
| 德昌 | 0.202 | 德昌 | 7.956 | ||
| 宜昌 | 0.185 | 宜昌 | 4.768 | ||
| 泾县 | 0.297 | 泾县 | 4.066 | ||
| 德宏 | 0.179 | 德宏 | 1.778 | ||
| 东台 | 0.475 | 东台 | 1.169 | ||
| 韶关 | 0.344 | 韶关 | 2.500 | ||
| 徐州 | 0.238 | 徐州 | 2.968 | ||
| 茚虫威 | 余杭 | 40.148 | 印楝素 | 余杭 | 257.325 | 
| 德昌 | 14.969 | 德昌 | 447.695 | ||
| 宜昌 | 3.952 | 宜昌 | 366.136 | ||
| 泾县 | 19.936 | 泾县 | 256.331 | ||
| 德宏 | 25.776 | 德宏 | 505.287 | ||
| 东台 | 6.579 | 东台 | 357.093 | ||
| 韶关 | 18.656 | 韶关 | 1051.107 | ||
| 徐州 | 4.087 | 徐州 | 548.106 | 
研究还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增效醚(piperonyl butoxide)的协同作用最高,其次是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和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说明增效醚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增效作用最好。
推荐药剂介绍
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1984年美国默克公司对4″-(α-1-齐墩果糖基)-α-1-齐墩果糖上的羟基进行衍生化研究的结果。甲维盐是以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为先导化合物,通过衍生合成、优化改进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剂近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应用于烟草、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所有蔬菜作物,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蓟马类超高效。目前已在多个国家获得登记,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和欧盟。1999年首次登记进入中国市场。截止2020年9月9日,中国已有360个制剂登记。
2 乙基多杀菌素
乙基多杀菌素是由道农业科学公司开发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剂,是2个组分的混合物,都是半合成的多杀霉素衍生物,2007年上市。乙基多杀菌素不但具有多杀霉素防治害虫的一切功能;而且对于防治水果和坚果等作物害虫效果极好,乙基多杀菌素在果树上的这种突出表现,可以用来防治高价值水果、蔬菜、坚果和葡萄上的重要害虫,尤其对苹果蠢蛾等难防治害虫特别有效。乙基多杀菌素对靶标作物的绝大多数主要益虫没有影响,它比目前市场上所用的杀虫剂用量更低;而且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比目前使用的老的杀虫剂更短,使其具有优异的环境特性,将会给它带来一个新的市场。
3 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是于2000年成功研发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它是近年来开发该类杀虫剂品种中第一个商品化品种,广谱、高效地防治果树、蔬菜、大田作物、特种作物和草坪上的咀嚼式口器害虫。除了防治鳞翅目害虫外,氯虫苯甲酰胺在增加用药量的情况下,还可以防治科罗拉多甲虫、叶蝉等,同时,对粉虱具有抑制作用。氯虫苯甲酰胺自上市以来,其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2014年,氯虫苯甲酰胺的全球销售额达14.80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4%。氯虫苯甲酰胺的化合物专利大多于2021年3月到期。
4 溴虫腈
溴虫腈是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杂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随着国家高毒农药替代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的无公害农产品病虫防治推荐农药品种的代表,低毒高效的溴虫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钻蛀、刺吸和咀嚼式害虫及螨类有优良的防效。该药剂具有以下特征:① 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兼有胃毒和触杀作用;② 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③ 在作物上有中等残留活性;④ 在营养液中经根系吸收有选择性内吸活性;⑤ 对哺乳动物经口毒性中等,经皮毒性较低;⑥ 有效施药量低。
5 虱螨脲
虱螨脲属于新型低毒高效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林作物鳞翅目害虫和锈螨等,对烟粉虱、白粉虱等同翅目害虫,黑腹果蝇、斑翅果蝇、橘小实蝇、葱蝇、韭蛆等双翅目害虫,蓟马等缨翅目害虫,甘蔗赭色鸟喙象等鞘翅目害虫毒力也较高。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001年在我国首次临时登记虱螨脲产品,2007年转入正式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