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为全球第二大农药公司,她与先正达一道,成为目前全球农药销售额破百亿美元的仅有的两家公司。拜耳的畅销产品同样被业界高度关注,这些产品的开发策略更是同行们研究的蓝本。
拜耳公司的十大最畅销产品分别为:Proline(丙硫菌唑)、Admire(吡虫啉)、Flint(肟菌酯)、Basta(草铵膦)、Belt(氟苯虫酰胺)、Folicur(戊唑醇)、Poncho(噻虫胺)、Decis(溴氰菊酯)、Atlantis(甲基二磺隆)和Laudis(tembotrione)。
其中,除草剂3个,分别为草铵膦、甲基二磺隆和tembotrione;杀虫剂4个,分别为吡虫啉、氟苯虫酰胺、噻虫胺和溴氰菊酯;杀菌剂3个,分别为丙硫菌唑、肟菌酯和戊唑醇。
2014年,拜耳公司的农药销售额为111.42亿美元,前十大产品的总销售额为49.60亿美元,占其农药销售额的44.5%。2004年上市的丙硫菌唑现已成为拜耳的第一大畅销产品,销售额为8.50亿美元。第二大产品吡虫啉是我们国内相当熟悉的品种,拜耳充分挖掘了吡虫啉在三大领域的潜能,尤其是在动物保健领域的应用,几乎可与植保应用分庭抗礼。
在拜耳十大畅销产品中,仅有两个产品仍在专利保护期内,分别为:氟苯虫酰胺和tembotrione。
表1 2014年拜耳农药销售额及增长情况(按产品类型分)
产品类型 |
销售额(亿美元) |
所占份额(%) |
2014/13年同比增长率(%) |
2009—2014年复合年增长率(%) |
杀菌剂 |
39.53 |
35.5 |
+12.6 |
+9.2 |
杀虫剂 |
36.49 |
32.7 |
+4.3 |
+4.8 |
除草剂 |
33.75 |
30.3 |
+3.9 |
+4.1 |
其他 |
1.65 |
1.5 |
+1.9 |
+0.4 |
总计 |
111.42 |
100.0 |
+6.9 |
+6.0 |
杀菌剂是拜耳的第一大产品类型,代表了公司农药销售额的35.5%。无论是2014年的同比增长率,还是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杀菌剂皆拔得头筹,且领先优势明显。
表2 2014年拜耳十大最畅销产品
排名 |
产品 |
通用名 |
产品类型 |
销售额 |
主要应用作物 |
1 |
Proline |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 |
其他唑类杀菌剂 |
8.50 |
谷物、葡萄、花生 |
2 |
Admire |
吡虫啉(imidacloprid) |
新烟碱类杀虫剂 |
7.40 |
果蔬、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谷物、马铃薯 |
3 |
Flint |
肟菌酯(trifloxystrobin)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6.70 |
大豆、谷物、果蔬、葡萄 |
4 |
Basta |
草铵膦(glufosinate) |
氨基酸类除草剂 |
5.40 |
油菜、果蔬、葡萄、大豆 |
5 |
Belt |
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 |
双酰胺类杀虫剂 |
4.65 |
果蔬、棉花、茶、坚果、大豆 |
6 |
Folicur |
戊唑醇(tebuconazole) |
三唑类杀菌剂 |
4.25 |
谷物、油菜、果蔬、大豆、种植园作物 |
7 |
Poncho |
噻虫胺(clothianidin) |
新烟碱类杀虫剂 |
4.15 |
玉米、水稻、果蔬、油菜、棉花 |
8 |
Decis |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3.15 |
果蔬、棉花、谷物、油菜 |
9 |
Atlantis |
甲基二磺隆(mesosulfuron) |
磺酰脲类除草剂 |
3.00 |
谷物 |
10 |
Laudis |
(tembotrione) |
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
2.40 |
玉米 |
|
合计 |
|
|
49.60 |
|
1 Proline(丙硫菌唑)
2004年,丙硫菌唑首次上市。丙硫菌唑为三唑啉硫酮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真菌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效,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可用于许多作物,特别是谷物。拜耳公司通过上市基于丙硫菌唑的许多重要复配产品,帮助丙硫菌唑建立了很强的市场地位。配伍产品往往为拜耳自有产品,如肟菌酯、戊唑醇,以及新近上市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中的联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和氟吡菌酰胺等,丙硫菌唑还与杀虫剂噻虫胺复配,用于种子处理。
丙硫菌唑非常广谱,特别适用于防治谷物上的眼斑病、纹枯病、霉病,以及由壳针孢菌(Septoria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和喙孢菌(Rhynchosporium spp.)等引起的病害。
2005年是丙硫菌唑上市的第一个全年。上市产品既有与氟嘧菌酯的复配产品Fandango,又有丙硫菌唑的单剂产品Proline等,主要用于谷物和葡萄。2007年,丙硫菌唑在法国上市,用于谷物;2008年,其在美国的登记扩作至大豆;2009年,在意大利取得登记。为了支持丙硫菌唑的快速发展,拜耳于2009年投资了3,000万欧元,扩大了其位于德国多尔马根生产厂丙硫菌唑的产能。
2010年,拜耳在阿根廷上市了丙硫菌唑与氟嘧菌酯、戊唑醇的三元复配产品Scenic;同年,在英国和德国上市了与联苯吡菌胺的复配产品Aviator Xpro。2011年,在加拿大、阿根廷和美国登记了多个新产品,同年在加拿大上市;丙硫菌唑与肟菌酯的复配产品亦在巴西、美国和土耳其上市。
丙硫菌唑上市以来,市场一直快速增长。2014年,拜耳丙硫菌唑的全球销售额增至8.50亿美元。丙硫菌唑现已高居拜耳畅销产品排行榜的首席。
2 Admire(吡虫啉)
吡虫啉为第一个上市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是拜耳公司的第一大杀虫剂,其2014年用于作物用农药市场的销售额为7.40亿美元,在拜耳产品排行榜中位列第二,较第一大产品丙硫菌唑(8.50亿美元)的差距为1.1亿美元。
虽然吡虫啉在主要国家市场已失去了专利保护,但拜耳公司仍积极采取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来自非专利产品的竞争影响。拜耳采取的应对策略包括:开发基于吡虫啉的许多新的复配产品;将吡虫啉用于其他领域,如防治白蚁,种子处理,以及水稻育苗箱处理等;另外,拜耳也与第三方公司达成了许多协议,以降低非专利产品竞争的影响。
拜耳除将吡虫啉用于植保领域外,还用于动物保健,商品名为Advantage。据拜耳公司的报告,2014年,Advantage系列产品的销售额为6.57亿美元,几乎可与植保领域的吡虫啉(7.40亿美元)相抗衡。另外,拜耳还将吡虫啉用于环境科学领域,且销售业绩斐然。2014年,公司在欧洲地区上市了多个新的制剂,MaxForce系列产品在该市场很受欢迎。
因此,拜耳公司的吡虫啉已形成了作物保护、动物保健和环境科学等三大领域的三足鼎立之势。
吡虫啉具有广泛的杀虫谱,不仅能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和粉虱等,而且能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如稻水象甲和科罗拉多甲虫等。
1991年,吡虫啉上市,其早期市场的增长相当可观。时至1994年,该产品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销售。吡虫啉现已覆盖全球市场,几乎在每个植保市场都有销售。
吡虫啉叶面使用的主要市场包括果蔬、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谷物、甘蔗和马铃薯等;该产品也广泛用作种子处理剂,特别适用于谷物、玉米、大豆、油菜、甜菜、向日葵和棉花等作物。吡虫啉几乎为甜菜种子处理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因为在此之前,甜菜种子几乎没有用药剂处理过。
日本是吡虫啉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其在日本的商品名为Admire等。Admire主要用于水稻育苗箱处理,基于其广谱和长效作用,该产品成为这方市场的领导产品之一。
1998年,拜耳在日本上市了Admire与水稻杀菌剂环丙酰菌胺(carpropamid)的复配产品Win Admire,用于水稻育苗箱处理。Win Admire上市之初市场竞争力很强,但近几年,随着竞争产品的增多,市场竞争升级,其销售额出现下滑。
吡虫啉的成功开发得益于其拥有全面的产品性能,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皆可,现已用于遭受虫害的所有主要作物。由于来自非专利产品的竞争,拜耳吡虫啉的销售额已经跌下峰值水平,尽管如此,吡虫啉的市场仍处于强劲地位。
在欧洲,拜耳吡虫啉产品主要有Gaucho和Confidor等。Gaucho为颗粒剂,用于种子处理;Confidor用作叶面处理。尽管近年来欧盟限制了吡虫啉等3个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使用,但对吡虫啉的市场影响不大,毕竞欧洲不是吡虫啉最重要的市场。
在美国,拜耳基于吡虫啉的产品主要有:Admire、Gaucho和Provado。Admire用于蔬菜和烟草等;Gaucho和Provado用于棉花等。吡虫啉在美国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防治白蚁。2008年,CropStar(吡虫啉+硫双威)在巴西上市,用于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2010年,CropStar扩作至大豆、棉花、高粱、小麦、冬季谷物、水稻、豆类、向日葵和花生等。
总之,吡虫啉现已用于全球众多市场的160多种作物上,其重要市场包括:巴西、美国、中国、西班牙、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等。
吡虫啉在重要市场的专利基本于2005—2008年已经失效,但拜耳已与安道麦和科麦农等许多公司签署了供应协议,作为其针对吡虫啉后专利时期的开发策略之一。
3 Flint(肟菌酯)
2000年,拜耳从诺华收购了肟菌酯,从此,拜耳进入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领域。肟菌酯市场成长性好,并很快发展成为拜耳最重要的杀菌剂之一,主要商品名为Flint。肟菌酯与许多三唑类杀菌剂复配,以进一步扩大防治谱。肟菌酯可用于谷物、苹果、葡萄、其他果树和观赏植物上防治许多重要病害。
肟菌酯自上市以来,一直是拜耳公司最好销售的杀菌剂之一,已经成为大豆、谷物及其他多种作物上的领先产品。这一市场地位的确立得益于拜耳多个重要品牌复配产品的开发和上市,尤其是Stratego(肟菌酯+丙环唑)和Nativo(肟菌酯+戊唑醇)等,这些产品在杀菌剂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巴西市场业绩更好。
2009年,Sphere [肟菌酯+环菌唑(即环丙唑醇)] 在巴西上市,用于咖啡和大豆。2011年,肟菌酯与丙硫菌唑的复配产品Fox在巴西上市,其在2012—2013年间的销售额持续增长;该复配产品还在美国销售,商品名为Stratego YLD。
肟菌酯持续受益于复配产品的高市场需求,尤其是最近上市了肟菌酯分别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fluopyram)和氟唑菌苯胺(penflufen)的复配产品。2014年,拜耳肟菌酯的全球销售额增至6.70亿美元。
4 Basta(草铵膦)
拜耳的领先除草剂为非选择性氨基酸类除草剂草铵膦,1986年首先上市,主要商品名为Basta和Liberty。近几年,随着非选择性领域的应用增加以及LibertyLink作物的不断推广,草铵膦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另外,防除草甘膦抗性杂草的应用增加也驱动了草铵膦销售额的增长。2014年,拜耳草铵膦的销售额增至5.40亿美元。
草铵膦稍具内吸性,其在防除多年生杂草方面,比百草枯等更有优势,但它的防治谱不及草甘膦。
草铵膦上市之初,由于同为非选择性除草剂的百草枯和草甘膦已占据优势,所以其市场受到限制。然而,由于日本市场几大竞品间的价格差异不明显,所以草铵膦在日本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地位。其后,在东亚其他市场,尤其是大型的种植园和果园,考虑到作物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草铵膦比其主要竞争对手百草枯和草甘膦更具优势,从而为草铵膦的成功开发增加了砝码。草铵膦的其他重要市场还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油菜及非作物用除草剂领域。
草铵膦市场主要包括两大块,不仅来自于非选择性除草剂应用领域,同时还受益于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种植(这些转基因技术产品以LibertyLink商品名销售)。后者稳步提升了草铵膦在北美地区的市场地位,其主要市场为加拿大油菜。
拜耳除了自行生产LibertyLink棉花和油菜外,还将这项转基因技术授权给其他公司,用于大豆和玉米。另外,LibertyLink性状还与Roundup Ready相组合,从而为防除草甘膦抗性杂草提供了新工具。2014年,拜耳在美国上市了Credenz大豆,这是公司在全球的首个大豆品牌,该产品堆积了LibertyLink性状和耐草甘膦性状。
2010年,拜耳耗资1,500万美元完成了其位于密歇根州马斯基根工业园的生产升级,从而提高了Liberty的全球产能。其后,拜耳计划将其草铵膦的产能翻番。为了支持这项计划,公司投资了3.80亿欧元,目前正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莫比尔附近新建草铵膦生产厂。新厂预计于2015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营。
2007年,草铵膦获得了欧盟的再登记;然而2013年,草铵膦在欧盟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只能用于条施或穴施,每公顷用量不超过750克,且每年最多施用2次。
5 Belt(氟苯虫酰胺)
2007年,拜耳上市氟苯虫酰胺(Belt),这是拜耳与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共同开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广谱,可用于许多一年生和多年生作物,特别是蔬菜、果树、大豆、棉花、玉米、豆类和茶树等,防治鳞翅目害虫,对幼虫效果尤佳,叶面喷雾。
拜耳已在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巴西等国上市氟苯虫酰胺,商品名为Belt、Fenos和Fame等,也已在智利、哥伦比亚、印度(由Rallis公司销售)、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上市。氟苯虫酰胺已在欧盟登记,2014年9月1日生效。2014年,由于巴西棉铃虫暴发,使得氟苯虫酰胺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这一年,拜耳氟苯虫酰胺的全球销售额增至4.65亿美元。
由于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使用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溞)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我国或将撤消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使用的登记。基于氟苯虫酰胺对水生无脊椎动物存在风险,影响水生环境安全,美国环保署于2016年3月1日发布通知,拟取消氟苯虫酰胺的在美登记。目前,氟苯虫酰胺在美登记作物超过200种。如果这两项取消落实,氟苯虫酰胺的前景堪忧。
6 Folicur(戊唑醇)
1988年下半年,戊唑醇首先在法国上市,商品名为Folicur,叶面处理。戊唑醇为内吸性广谱杀菌剂,用于防治谷物、葡萄、果树和蔬菜等作物上的病害。虽然戊唑醇已经失去了专利保护,但其仍为拜耳杀菌剂组合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是公司销售额的重要贡献者。
拜耳通过将戊唑醇销售到传统谷物外的作物市场,以及开发许多重要品牌的杀菌剂复配产品,如戊唑醇与肟菌酯的复配产品Nativo等,来扩大戊唑醇的使用。另外,种子处理也是戊唑醇的重要应用领域,其商品名为Raxil。2014年,拜耳上市了Raxil Easy(戊唑醇+丙硫菌唑+甲霜灵),用于防治小麦散黑穗病。
在三唑类杀菌剂中,戊唑醇的生物活性最高,因此它在谷物用复配产品、种子处理剂以及在包括葡萄、果树、油菜、花生和蔬菜等作物领域的销售强劲,也在巴西市场防治大豆锈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拜耳与安道麦、爱利思达、杜邦和巴斯夫等公司达成了戊唑醇的供应协议;公司持续开发戊唑醇的许多新的复配产品,尤其是与氟嘧菌酯、丙硫菌唑和氟吡菌酰胺等的复配产品,扩大了戊唑醇的应用领域。2014年,拜耳戊唑醇的全球销售额增长至4.25亿美元。
7 Poncho(噻虫胺)
2003年,拜耳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了另一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商品名为Poncho,用于玉米种子处理。噻虫胺由拜耳和日本武田共同开发,杀虫谱广。像吡虫啉一样,噻虫胺覆盖的市场和应用的作物也非常广泛。Poncho是美国玉米市场领先的种子处理剂。
2007年,噻虫胺被列入欧盟农药登记指令附录1,不过近年来,噻虫胺等3个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欧盟的某些使用受限两年。
2010年,Poncho与公司的生物杀线虫剂Votivo(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复配产品在美国登记,用于玉米和大豆;2011年,Poncho/Votivo登记用于棉花。2011年,拜耳与孟山都达成协议,根据协议,拜耳供应Poncho/Votivo给孟山都,作为孟山都Acceleron种子处理剂品牌下的一部分。
Poncho/Votivo自上市以来,其市场一直强势增长,从而也助推了噻虫胺市场的增长。2014年,拜耳噻虫胺的全球销售额增至4.15亿美元。
8 Decis(溴氰菊酯)
由于收购安万特,溴氰菊酯转到了拜耳公司旗下。溴氰菊酯用于包括棉花、果树、蔬菜、谷物和玉米等许多作物,主要商品名为Decis。溴氰菊酯上市之后,在杀虫剂市场增长很快。它的成功开发主要得益于其对鳞翅目、鞘翅目和蚜虫等许多重要害虫的高活性。虽然包括溴氰菊酯等在内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用于许多作物,但其主要市场在棉花上。
溴氰菊酯已在欧盟取得了再登记。
2014年,拜耳包括中间体和环境健康等应用领域的溴氰菊酯的销售额为3.30亿美元。在环境健康领域,拜耳将溴氰菊酯加入聚丙烯纤维,制成蚊帐,销往市场,商品名为LifeNet。
9 Atlantis(甲基二磺隆)
甲基二磺隆为谷物田除草剂,2002年在法国首先上市,上市产品主要是与甲基碘磺隆钠盐的复配产品,商品名为Atlantis。在美国,该产品的商品名为Osprey,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等)和一些阔叶杂草。2010年,甲基二磺隆在巴西取得登记;其在欧盟的登记已延长至2017年。
2014年,拜耳甲基二磺隆的全球销售额为3.00亿美元。
10 Laudis(tembotrione)
Tembotrione为HPPD(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是玉米田芽后除草剂。2007年,在美国首先取得登记,产品中加入了安全剂双苯噁唑酸(isoxadifen),商品名为Laudis,用于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Tembotrione亦已在匈牙利、澳大利亚、巴西、葡萄牙和智利等国获准登记。其与噻酮磺隆(thiencarbazone)的复配产品于2010年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Capreno;该产品进而在欧洲和拉美取得了新的登记。
Tembotrione主要靶标玉米田芽后中晚期广谱杂草的防除,它弥补了噻酮磺隆的不足。噻酮磺隆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芽后早期禾本科杂草。Tembotrione自上市以来,市场走势较好。2014年,tembotrione的全球销售额增至2.40亿美元。
拜耳和先正达已达成协议,共同开发耐HPPD抑制剂类大豆,一旦该产品上市,将对tembotrione等HPPD类除草剂构成利好。
农药快讯, 2016 (6): 26-29.